6月29日上午9:00,我院在博遠樓302室舉辦第二場夏季學期高端學術報告,學院副院長倪榮剛作了題為“永磁同步電機無傳感器控制技術”學術報告, 輔導員曹予馨老師主持報告會。

倪榮剛,男,工學博士,副教授,188博金寶亞洲體育副院長,碩士研究生導師。IEEE Senior Member,中國電源學會第三屆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磁場調制電機專委會委員,青島市永磁電機控制研究專家工作站首席專家。
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累計被引400余次,H因子9。其中以第一(通訊)作者在IEEE Trans. Ind. Electron.、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等電氣工程領域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8篇,并擔任上述期刊以及IET Electr. Power App.、IEEE Trans. Magn.、電機工程學報、電工技術學報等期刊審稿人。在18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EPE 2016)國際會議作tutorial報告,并擔任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Systems(ICEMS 2019)國際會議分會場主席。授權中國發明專利8項,譯著1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
主要研究方向:新型特種電機與功率拓撲,電機系統能效優化與高品質控制,無位置傳感器控制等。
倪榮剛老師首先向同學們講解了永磁同步電機控制系統基礎理論,向同學們介紹了無位置傳感器控制技術發展歷史,并詳細講解了其基本原理和實現方法。他提出變頻調速永磁同步電驅動系統已經在節能、提高系統功率密度和動態品質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而其實現所依賴獲取準確轉子位置信息的電機軸段編碼器的安裝,但安裝編碼器不僅增加了系統成本和復雜度,不便于工業現場應用,而且當編碼器出現故障時將嚴重影響控制系統性能。因此,省去編碼器而通過變頻器的電壓、電流信息辨識永磁同步電機轉子位置成為當今的熱點方向。

在倪榮剛老師生動有趣的講解下,使同學們對永磁同步電機無傳感器控制技術這一課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為大家未來的學科規劃打下了基礎,本次講座在學生們熱烈的掌聲下圓滿結束!